标王 热搜: 旅游  政策  三亚  物联网  科技  云南  北京  西安  旅游物联网  户外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旅游资讯 » 正文

铁军英杰彪炳昭日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8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  也许是从小就住在铁路站附近,长大后又在铁路部门工作的缘故,我始终对钢轨怀有一种天然的特殊情感。不久前,我到黑龙江加格
   也许是从小就住在铁路站附近,长大后又在铁路部门工作的缘故,我始终对钢轨怀有一种天然的特殊情感。不久前,我到黑龙江加格达奇旅游,信步来到附近的北山公园,顺着木纹装饰的台阶拾级而上,便来到一座造型别致的纪念碑——“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面前,只见两根钢轨闪着银光,夺目耀眼,犹如铁路通天,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主碑是两根银光闪烁的钢轨(宽约1米多、高约20米)拔地而起,直入云端,两根钢轨中间镶嵌着光芒四射的铁道兵兵徽;碑前是一头昂首前行的马鹿玻璃钢雕塑,高5米;碑后立有附碑,上面刻着“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1964—1984”的题字和两幅铁道兵施工场面的浮雕。碑文曰:“1964年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六、九师8万官兵进军会战大兴安岭,至1983年,共修建铁道792公里,桥梁124,隧道14座,为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缅怀英勇献身的烈士,特立此碑”,落款是“大兴安岭地委、行署”。
  站在纪念碑前,久久凝视着这一道风景线,它不仅因自身的壮丽而让人惊叹,而且与公园里的参天古树和遍地绿草以及鼓春楼、秋思亭、听松阁、绿月桥、母子熊等雕塑景观形成一个整体。我一边专注地瞻仰着纪念碑,一边听导游介绍当年铁道兵为开发大兴安岭所创立的丰功伟绩。
  1964年,国家为解决木材短缺的问题,决定打开大兴安岭这一“高寒禁区”,铁道兵三、六、九师8万人浩浩荡荡开进了大兴安岭,搭起了3.5万顶绿色军用帐篷,在8万里林海的冰河中架起56座大桥,挖出1万余米的隧道,在原始森林里修筑贯穿大兴安岭的钢铁大道,正是“大道如晴天,铁兵手中出”。这两条亮锃锃的钢轨,驮着飞驰的火车,发出轰轰响声,为新中国的建设不知运送出多少栋梁之材;这条钢铁大道,一站一个林业局,一站一个行政区,把整个地区连在了一起;这条钢轨大道,组合着原始森林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更体现着铁道兵官兵的品格、信念和情操。
  您可曾想到,在这条贯穿大兴安岭森林的钢轨大道上,平均不到3公里就长眠着一位铁道兵,在大兴安岭的铁道线上,每一条钢轨、每一洞隧道、每一座桥梁、每一根枕木,都凝聚着广大指战员的汗水和鲜血,甚至宝贵的生命,是他们,把自己最纯洁的心灵、最美好的青春和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大兴安岭。
  路是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蓝天不语,树木无声,纪念碑犹如一具活生生的人体雕塑,矗立在天地之间,让人们感受到了永恒的庄严和肃穆。还是让我用北山公园听松阁、秋思亭、鼓春楼这3处人文景观上的楹联来表达崇敬和缅怀之情吧:“廿载林城春秋史,千岁莽原山水情”“铁军英杰彪炳昭日月,庶民雄风锦绣壮山河”、“万顷层云齐眼底谁不称羡,千载沧桑刻心头岂无所思”……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
分享按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