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旅游  政策  三亚  科技  物联网  云南  北京  西安  旅游物联网  户外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行业动态 » 正文

如今的南泥湾 鲜花正满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4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  这就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正是花满川。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7月16日上午,有黄土高原上的银铃美誉的老艺术家
   这就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正是花满川。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7月16日上午,有“黄土高原上的银铃”美誉的老艺术家贠恩凤,以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南泥湾》,为“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的开工助热。
 
  和她一同参加此次开工的,还有延安时期著名劳动模范杨步浩、赵占魁、刘玉厚、郝树才的后代亲属,有全国劳模、中铁一局高级技师窦铁成等很多劳模工匠。
 
  让他们感到欣喜的是,在这片延安精力的发源地,现在的南泥湾已真的和歌里唱的相同了:鲜花开满山。
 
  (一)
 
  南泥湾精力是延安精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泥湾》是一首歌赞南泥湾大出产运动的歌,而大出产又源于当时的一种急迫形势——“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着手呢?”
 
  这是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宣布的提问。那时的党中央刚来陕北不久,生存反常困难。此后尤其是抗战进入对峙阶段后,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遇到极大困难。
 
  1940年8月李富春向中央政治局报告:边区全年收入800万元,而开销已达2500万元;朱德说:“几月来未发一文零用,各机关、校园、戎行简直断炊”;毛泽东说:“咱们简直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
 
  怎么办?毛泽东的题词给出了答案:“自己着手、锦衣玉食”。
 
  1941年3月,在朱德和毛泽东亲身部署下,王震率三五九旅高喊着“一把镢头一支枪,出产自给捍卫党中央”开赴南泥湾“军垦屯田”,拉开了南泥湾大出产的序幕。
 
  南泥湾,坐落延安城东南方向约45公里处。当年这里: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
 
  三五九旅克服一切困难,掀起了空前高涨的拓荒热潮,大众也自发搞起了劳动竞赛。
 
  1942年,七一七团李黑旦首先发明了每天拓荒两亩半的记录,七一八团李位接着又发明了每天拓荒三亩六分七的好成绩。后期更涌现出了日拓荒四亩二分三的劳动英雄郝树才,被毛泽东亲热地称为“气死牛”。
 
  凭着上下同心、艰苦奋斗,南泥湾焕宣布勃勃生机:旧日荒草丛生,沼地遍地的“烂泥湾”,完成了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从事农业出产的同时,南泥湾还办起了纺织厂、被服厂、造纸厂和兵工厂等20多家小型工厂,成立了运输队和军人合作社。
 
  1943年,由贺敬之写词、马可谱曲、郭兰英首唱的《南泥湾》,迅速在边区走红,并传遍全国。
 
  从此,人们心目中的南泥湾,一直都是好当地、好风景、陕北的好江南。
 
  (二)
 
  “南泥湾实在是太一般!”
 
  尽管《南泥湾》传唱全国,但真实的南泥湾在此后几十年,都实在是“太一般”。
 
  七八年前,记者曾路过南泥湾。这里除了一座粗陋的“南泥湾大出产展览馆”外,和普通的陕北农村并无多大差异,一条寒酸的公路穿过一道寒酸的沟壑土川,寒酸的土川里生长着干黄的庄稼,满身尘土的陕北农民在此劳作。
 
  许多延安领导曾直言:最惧怕陪客人去南泥湾参观,由于“实在拿不出手”。
 
  2016年年末,延安市委、市政府为了把赤色资源使用好、把赤色传统发扬好、把赤色基因传承好,大力施行村庄复兴战略,作出了开发建造南泥湾的战略决策。
 
  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开展规划部副部长吴雄说,为了更好地再造全国人民神往的“赤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延安市终究确立了“依托军垦、农垦文化和赤色资源、自然生态,建造以南泥湾镇为中心、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开展的开发区,打造集现代农业、教育培训、文旅康养、数字科技为一体的一二三工业融合开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如果说当年的南泥湾大出产是拓荒,现在的南泥湾开发则是生态优先,绿色开展,严守“生态维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使用上线”。
 
  70岁的邢丹东,在南泥湾农场干了32年。他记住曩昔七八月常常遭遇山洪,一年收成常打水漂。因而,邢丹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上了植树造林的路途。
 
  传闻南泥湾要开发建造时,邢丹东特别担心所造之林会被毁。让他快乐的是,南泥湾开发建造更注重护林护草,他们种植的树林大都得到了维护使用。
 
  现在的南泥湾,林草覆盖率达87%,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空气优良天数330天以上,白鹳、黑鹳、金雕等国家级维护动物在此休息,野大豆、沙芦草等国家重点维护野生植物随处可见。
 
  碧绿的稻田、青翠的荷塘、艳丽的花田,南泥湾已成一条美丽的绿色生态长廊。
 
  来过延安7次的贠恩凤厚意感叹:现在的南泥湾,真的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三)
 
  曾经怕带人去南泥湾的延安市当地人,现在很爱带人去南泥湾。
 
  除了这里已是延安又一“醉美”景区外,南泥湾还走上了高质量开展和村庄复兴的新路。
 
  在现代农业路途上,南泥湾目前已与北大荒、青岛袁米、陕西未来等企业联合打造高品质稻米工业;与延安农投集团合作,建造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和冷链仓储加工厂等基础设施;与上海交大共建南泥湾高质量开展研究院,助推农业工业高质量开展……
 
  2020年,南泥湾开发区共建成大众安顿房46栋789套,改造农家院落345户、改厕267户,环卫、绿化一体化全覆盖,人居环境改善明显。同时打造了桃宝峪、高坊两个村庄复兴示范村,盘活搁置院落12院,培养农家乐、村庄民宿等实体经济32个,为770多个农民工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中心区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9500元增长到16530元。
 
  本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大批游客接连不断。景区累计招待游客22.7万人次,完成旅行综合收入1060万元。其间,“李冲家香菇面”日均营业额达6万元以上。
 
  广东中山人李冲,当年跟随红军长征到陕北,他屯垦南泥湾时给王震和叶剑英烹制的香菇面深受赞扬,后来留守南泥湾建造兵团工作。现在,他的后人把香菇面绝技传承下来,使“南泥湾香菇面”成为当地最有名的当地美食。
 
  未来5年,南泥湾将完成集聚企业1000家以上、年招待游客300万人次、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以上的目标;将打造成赤色精力食粮策源地、西北农业科技试验田、全国村庄复兴样板间、西北一流生态康养地和省级工业开发区。
 
  在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开工现场,贠恩凤置身现已太“不一般”的南泥湾,欣喜地放声高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当地……”
 
  好当地南泥湾,鲜花正满川。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
分享按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