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武汉  长沙  景点门票  三亚  邮轮  上海  北京  旅游  户外  云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新闻
从息烽到遵义
 [打印]添加时间:2019-03-28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90
   循着数十年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我前往贵州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从息烽到遵义,短短一天的行程里,我一路追寻革命者的足迹,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个历史沉淀的记忆,耳畔回响的是一支支可歌可泣的革命壮歌。
  息烽位于乌江之畔,是一座只有1000余平方公里的黔中小县,因为这里曾建有抗战时期全国三大集中营之一的息烽集中营而闻名遐迩,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贵阳坐车到息烽,一路上,心潮起伏如车窗外的连绵群山。
  息烽集中营建于1938年11月,位于离息烽县城南6公里之遥的阳朗坝,因营区内有一天然溶洞“猫洞”而又称“猫洞集中营”,当时由国民党军统局管辖,对外挂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实为国民党的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包括关押共产党人和其他政治犯的息烽集中营本部和囚禁策动西安事变的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一家的玄天洞两大部分。营本部被高大的围墙圈起,阴暗潮湿的牢房,恐怖森列的刑具,碉楼、哨亭、木笼、铁丝网……国民党将这里弄成阴森恐怖的人间魔窟,那锈迹斑斑的铁链上,仿佛还残留着革命先烈的斑斑血迹。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视频,每一件都是历史愤怒的控诉。“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这是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烈士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豪迈誓词,他在这里被关押长达六年,坚贞不屈。他与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许晓轩(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等一起秘密组建狱中党支部,自编节目,鼓舞战友,形成狱中对敌斗争的坚强堡垒。
  玄天洞位于距营本部12公里的南望山中,从1938年秋天起,杨虎城将军一家被囚禁于此长达8年。“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这是共产党员、杨虎城秘书宋绮云烈士掷地有声的遗诗,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在长达七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1200多名中共党员、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及其他政治犯被关押在息烽集中营,饱受迫害折磨,连宋绮云年幼的儿子宋振中(《红岩》中的小萝卜头)亦身陷囹圄。至1946年9月集中营撤销时,集中营中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参观完玄天洞,我们来到离阳朗坝1公里之遥的快活岭,这里青山绿水,植被繁茂,在这个山清水秀之地,建有张露萍七烈士陵园。张露萍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深入虎穴,后被捕入狱,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1945年7月14日,年仅24岁的张露萍与冯传庆、赵力耕、杨光、陈国柱、王锡珍、张蔚林等七位党的优秀儿女被杀害在快活岭,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当地政府1984年迁墓于此。陵园内苍松翠柏,高高耸立的纪念碑上“张露萍七烈士纪念碑”等9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个个革命遗迹仿佛一个个珍贵的记忆片段,组合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光辉的红色篇章。
  游罢息烽集中营,我们驱车前往相距只有几十里之遥的遵义,瞻仰遵义会议旧址。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在此召开了为期3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革命军队,史称遵义会议。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度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这首《七律·历史转折》,是伍修权在遵义会议期间写下的,面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转折,其激动之情溢于诗间,亦代表了当时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心愿。当遵义会议的精神传达到部队时,广大红军战士无不欢欣鼓舞,呈现出一派“遵义会议挽艰危,全军将士喜上眉”的精神状态。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区,一座坐北朝南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木栏杆,小灰瓦,中西合璧,垂门抱厦,当时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走进旧址大门,一抬头,牌匾上毛泽东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6个大字遒劲有力,光彩夺目。穿过小小的广场,一处处瞻仰,只见旧址内基本按原貌复原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以及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杨尚昆等部分红军领导人的卧室。一路瞻仰,一条条红色标语将游人的记忆拉回到遥远的烽火岁月,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陈云、刘少奇、朱德等人的历史照片挂在会场的墙上,马灯、斗笠、粗布床单……这些简陋的陈设,无不让人感受到共产党人戎马生涯中的朴素作风,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今,依托旧址建设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包括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红军警备司令部等旧址,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李德等住址,以及红军烈士陵园等处。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里,苏区财政部部长林伯渠和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的雕塑栩栩如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革命根据地发行的货币一一陈列。1934年10月当红军被迫转移时,200多名运输员肩挑着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全部资财从江西瑞金出发,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占领遵义时,红军总政治部设在遵义天主教堂,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曾在这里向红军干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静心伫立,我仿佛还能听到毛泽东那洪亮的湖南方言在大厅萦绕。
  漫步红军街上,我仿佛看到脚穿草鞋、头戴斗笠的红军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正精神饱满地从这里出发走向长征的最后胜利,走向延安,走向东北,走向西柏坡,走向解放全中国的广阔战场。攀上红军山,林荫蓊郁,丰碑巍巍,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和几十位红军烈士长眠在此。在庄严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抚今思昔,不禁令人肃然起敬。青山有幸埋忠骨,山风习习慰忠魂。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满天红霞,林间传来不绝于耳的蝉鸣,牵动着我的一腔追思,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恣意流淌。
  息烽和遵义,虽然只是中国革命这部浩繁史书中的两个节点,却承载着一份不朽的记忆。前者记录了革命先烈不可磨灭的光辉事迹,流芳百世,令人敬仰;后者记录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从息烽到遵义,一段红色之旅让我受到一次特殊的心灵洗礼。

分享按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