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武汉  长沙  景点门票  三亚  邮轮  上海  北京  旅游  户外  云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动态
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举办 聚焦旅游发展新动力
 [打印]添加时间:2019-01-22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91
   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日前在京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地方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和国内知名景区、大型投资机构和行业专家等两百余人齐聚一堂,围绕“美好生活旅游的新动力”,共同探讨创新发展、乡村旅游、旅游营销、优质与品质等话题,分享交流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的经验。
 
  文旅融合满足人民对旅游新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趋势,旅游产业成为重要的动力产业,从过去的“奢侈品”转变成为如今的“生活必需品”。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致辞时表示,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巡视员蔡家成认为,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渠道,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在一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能够推动旅游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旅游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未来中国旅游业应向深度观光、参与体验、度假休闲、健康养生、交流交往等方面积极拓展,不断丰富旅游业发展的内涵,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推动高品质旅游生活。”
 
  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认为,现在人民的旅游方式有了新的转变,从以观光和追求新、奇、特等旅游方式为主,转变为追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更深度、更高层面的体验感受为主。
 
  创新发展旅游产品讲出“优秀故事”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量和市场规模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旅游产品发展质量和整体效益上看,仍处于发展初期。文旅融合给旅游产品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旅游产品如何转型升级?
 
  “中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不缺乏旅游资源,但旅游产品的深度加工还有待加强,产品的分众化销售还远远不够。”在论坛上,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我们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体验部分有欠缺,很多旅行社和旅行团有旅无游。她认为,以中国的旅游资源,各地都可以讲出“人的故事”。“人的故事”,无论是人在艺术中的故事,还是在学术中的故事,都深刻体现了民族文化。这些故事的设计是旅游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谈到对旅游的思考时,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润钢表示,要重视文旅融合,这是打造品质旅游的一个风口,像故宫博物馆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
 
  张润钢说,寻找文旅风口是一种创新,在打造旅游产品、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创新以外,还要注意坚守。一些案例做文旅融合做得非常粗糙,仅仅堆砌一些文化符号而不大考虑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甚至未能坚守旅游产品最基本的卫生、舒适等底线。因此,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品质坚守之间的平衡。
 
  针对乡村旅游这个时下热点话题,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巡视员孙邦群认为,推进乡村旅游,须把乡村本土资源利用好,注重开发土里土气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老锅老灶老味道、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特色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须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体验农事活动,让农村‘万水千山只等闲(休闲)’,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论坛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树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广瑞,中国旅游智库委员、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院长、原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江苏省昆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经发局副局长朱悦弋,执惠创始人兼CEO刘照慧,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博雅方略集团首席专家窦文章等作了主题发言。
 
  在“新文旅时代的运营与营销”对话环节,酷旅互动数据CEO李明国,中国亚洲休闲产业协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江苏省盐城市旅游局局长童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发委副主任张玉珍,《时尚旅游》助理出版人兼主编黄芸等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在“优质与品质”对话环节,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唐佳琼,西溪湿地洪园景区管委会书记郭迎辉,穷游网副总裁崔莉等嘉宾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分享按钮
展开